为了进一步提升康复中心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责任担当,促进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中,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于2022年7月19日至21日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系列活动。
7月19日全天,康复中心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座,特邀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玉梅教授进行授课。张教授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为主题,围绕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关系、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提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特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解,深入解读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剖析了师德警示教育案例,通过深刻、详实、细致的阐述,结合特殊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为中心教职工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知识与教学理念。张教授从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出发,探讨了教师的义务与职责。她说,“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古人说教师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历来被认为是对教师责任和义务最贴切的描述,也是对师德最简洁的理解。她鼓励全体教职工要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建立良好的互尊互爱教育教学氛围。张教授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讲解为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心教职工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对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在培训讲座中,中心教职工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刻领会加强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重要性,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教师的爱心换取家长的放心,树立教师新形象,争做新时代好教师。
20日上午,中心分业务部室对《康复中心考勤管理制度》和《康复中心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及绩效试行办法》及本部室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流程进行集中学习,中心教职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对照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检查整改,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学习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自律意识和工作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尽职履责、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等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
20日下午,中心组织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专题研讨,从各部室选出6名发言人进行交流研讨,他们结合本部室工作职责和实际要求,从特教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提升特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最后,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佟明对此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系列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一是要增强特教教师使命感和作为特教人的幸福感,热爱特殊教育事业,遵纪守法、遵守师德、有敬畏之心,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恒心认真教学;二是要潜心钻研、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新康复教学理念,丰富知识结构;三是身心健康、爱岗敬业,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中心教职工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了如何在自身基础上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培养爱岗敬业、自我提升的高度职业责任感,使中心教职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加强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巩固残疾儿童康复效果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秉持着“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工作宗旨,用爱心、耐心、责任心点亮残疾儿童成长希望,帮助残疾儿童早日回归主流社会、享受美好童年,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