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孤独症儿童康复部认真遵照中心和上级的指示要求,科学防控,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项教学工作。
1、学情研判,科学制定线上教学方案。
为积极应对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切合实际,分享各种教育康复资源,多举并措全力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2、科学统筹,确保线上线下等效。
疾风知劲草,挑战显担当。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儿童的康复效果,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线上全覆盖康复训练。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家长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微信平台全面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班级群发送教学目标和教学示范视频,同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个别问题私聊交流。
线上教学期间,合理设置了疫情防控期间课程表,课程涵盖认知、精细、模仿、感统等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针对教学实际,每日用美篇推送相关的教学分享,全力支持师生开展线上授课和在线学习,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康复实质等效,切实保证线上康复教学质量。
二、协同聚力,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1.开展培训,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疫情笼罩下我们从未停止研究学习的脚步,部室决定于4月16日每周四组织“停课不停学,我们共成长”的线下疫情防控培训和教师业务培训。教育的路上我们既要做实践者,也要做思想者,还要做专业里的专业者。线下培训打开了老师们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大门,为新学期新模式的教学方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2、相聚“云”端,拓宽教研深与广。
线上授课对家长也是一种挑战,新型的授课方式让家长难以适应,刚开始问题层出不穷。各班经常通过视频会议或文字交流积极进行固定或随机线上集体班会,认真分析孩子的情况,分析授课的重难点,提出适合学生的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整个在线教学期间,各班家长和教师相聚“云”端,拓宽加深了康复训练的广度和深度。
3、集思广益,确保教学有效性。
各班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队力量,制定学科线上教学计划,着重探讨在线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商讨出解决方案。老师们在讨论集思广益,在交流中整合教学智慧,继而达成共识,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三、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1.迎难而上,线上教学“动”起来。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线上教学,很多老师以前没有接触过,对软件的掌握,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很陌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们敢于迎难而上,快速克服自身短板,通过同伴互助、借鉴本地、外地的模式,探索线上授课的优化。短时间内,已熟练掌握了网络课程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老师们从被动到主动,从迷茫到自信,在不断反思中,成为更精进的自己。
2、别样教学,确保质量在线。
线上教学期间,各班有计划地按时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对学生完成内容的反馈很重视。虽然手机评课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他们依然做到反馈认真细致。清楚、细致地进行纠错讲解,评语富有激励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每一位老师都把孩子们的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认真把控每一个教学细节,体现了孤独症儿童康复部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精彩纷呈。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各班结合当前防疫形式和各种在线资源,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多种康复训练。丰富的课程内容,使孩子们的居家学习时光变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
4、凝聚智慧,学生家长反应良好。
通过线上教学,孩子们成长许多、收获许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苦培育,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家长通过学习,共同进步。老师们的认真和坚持,终有收获!
很喜欢家长的那句话“你们都是点亮星星的人”!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肯定!我想对家长说,孩子的成长重要,你们家长的心理健康,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给你们格外的关注、格外的关心!
特殊儿童的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全体教师始终并肩同行、共克时艰、群策群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和担当,守护学生成长,展示出了一个团体强大的战斗力和一个教育者美好的教育情怀。同时,特殊儿童的干预也是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改变孤独症人士,更要改变环境(社会),每一个环节需要有机衔接,贯穿生命全程支持,需要持之以恒和均衡用力,既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明天加油!







